Hi,
我在iWeekly·周末画报 for iPhone中发现了这篇文章,想与你分享:
日本:日常生活──武士的家计簿
日本经济史研究者磯田道史在神田町旧书店发现了《金泽藩士猪山家文书》,关于江户末年到明治初年三十余年间,一户普通武士家庭的日用收支,如日用品的购买、冠婚葬祭等。磯田道史写了一册书,名为《武士の家計簿——加賀藩御算用者の幕末維新》,森田芳光将之拍成同名电影,讲述猪山家几代人的生活。
主人公猪山直之是加贺藩御算用者,在加贺藩城内工作,职务相当于现在的会计。电影将很多冲突都弱化,展现的只是一家人最普通的生活。婚姻、生子、育儿、工作,可以当成家庭片看,如果拍成现代剧的话,题目大概是“小公务员的账本”。
日本人爱写日记、写家计簿,这不是猪山家的发明。直到现在家计簿这种东西还是十分流行,书店、超市随处可见。在朋友家看过她母亲的家计簿,厚厚的好几大本,是她多年做主妇的记录。当然御算用者出身的直之的算账技术肯定要娴熟很多。
堺雅人笑眯眯的样子真是很可爱,常常会想到他在《笃姬》里的光景。仲间由纪惠也好,与堺雅人气场很相合。故事对男女情爱处理很淡,仲间饰演的阿驹是道场家的女儿,对直之素有爱敬之心(虽然别人嘲笑他是个“打算盘的”),在大河流水中浣洗染物时,她作农家女装束,给直之送去盛有清水的竹筒。直之甚为拘谨,画面切回阿驹的视角,直之已离开,竹筒静至于茅亭内,插了小小一束抚子花,纯粹的日式审美。接下来一幕就是直之与阿驹的婚礼,没有复杂跌宕的感情纠葛。阿驹低眉微笑,当夜与直之同坐在灯下,次日清晨起来到灶台边帮忙,就成了这家的新妇。
有一夜直之夫妇到街头看灯,火树银花,星流光璨。直之为妻子买一把梳子,妻觉得太贵,惶然又惊喜,后来直之还是将这把梳子插戴于妻髻上。这样谦恭又敬爱的态度让我很欢喜。
参考《日本史小百科(货币)》与《近世后期物价动态》,可见幕府末期(嘉永、安政、万延、文久、元治、庆应)至明治时期,日本确因自然灾害多发、战争频繁而内外交困,米价暴涨,物价昂贵。电影通过一家人日常饮食的变化反应当时经济困窘的状况。直之与父亲每天进城工作都带便当。原来吃得还算丰盛。同僚颇羡慕直之,道:“猪山大人的便当看起来总是很好吃啊。”直之微笑:“这是内子亲手做的。”后来最穷的时候,便当是饭团一枚、胡萝卜两片、红薯对半一只。诸同僚投去揶揄的目光,他还是微笑:“这是内子亲手做的。”
说到江户时代的饮食,通常有“一汁一菜”之说,即米饭、味增汤、渍物三种。这是普通市民的饮食,固然极简单。京都曼殊院丸炉之间保存有当时待客的菜单,有豆腐、冷黑带、刺身、青豆、猪肉汤、牛蒡、山芋、鳗鱼,看起来还算丰盛。这是贵族的食物,要盛在美丽的描金朱地黑漆食案内,与中庭枯山水一起下饭。
本片食事方面的考证功夫作得也好,确乎是“一汁一菜”的安排,家计优裕时有鲷鱼吃。鲷即加级鱼,因色泽鲜妍,通体嫣红,在日本常用作道喜的祝仪。樱花季节正当其产卵期,鱼身愈发明丽,而有“樱鲷”之谓。江户时代鲷鱼不易得,被称作“鱼中之王”,故常以鲤鱼代替。
猪山家经济方面的窘境在直之长子成之四岁袴着仪式(穿裙裤仪式,自江户时代起作为儿童七五三祝贺仪式而固定下来)上正式公开。此日亲朋齐聚,但呈上来的饭食却只是一条普通的鱼,附带画了一条红色的鲷鱼(据说那是森田导演亲自画的)。后来小孩子说:“难道不是鲷么,难道不是鲷么。”一壁看画一壁吃鱼,众人也释然下箸。饭毕直之背着儿子,阿驹相随,在廊下笑:“是鲷呀,是鲷呀!”
随之而来的是直之父母的诘责。直之坦然家中已呈财政赤字,债务累累。直之父亲也是加贺藩的算用者,爱好古董。母亲阿常(松坂庆子友情出演)爱好友禅小袖和服,家中收藏丰富。松坂庆子和仲间不是第一次演婆媳(《嫁个好人家》2007年),此二人搭戏也很谐调。松坂庆子在《笃姬》里演几岛,是笃子才艺文艺方面的指导教师,也可算笃子的人生导师,相当出彩。在本片中她不再那么严肃,而是永远无忧无虑的样子,教导媳妇阿驹“和服可是女人的生命啊,要好好守护”,抱着和服如痴如醉的样子好可爱。家庭财政不济,不得不将各种收藏品当卖。心爱的友禅染和服也难免此例。后来阿常病重,阿驹赎回她最爱的和服,送到她跟前,她灰败的神色中浮出一丝光亮,抚摸着昔日光华流丽的衣裳,了却心愿,安详死去,也以身践了那句“和服是女人的生命”。
影片从天保年间讲述到明治年间,家中人渐渐老去、死去,小孩子也长大成人。晚年的直之仍固执地使用算盘记账,与妻相携相扶。后来的一幕,昔年不理解父亲而远离家乡的儿子回到金泽,与父亲和解,背着老迈的父亲于金泽城内大河之畔散步。石头墙下他们缓缓行走,追及往事,想到从前亲见的月缺月圆,是很动人的一幕,我泪点原来这样低。
日本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常常有一种“殚精竭虑”、“不留余地”的固执,少了许多风流从容,“一饮一斛,五斗解酲”,他们不会如此。读叶广芩的小说,偌大金家败象早呈,但家里每一个人都还要端着絮絮叨叨坚持一些陈年旧事旧物,这是便是“讲究”。两相比较也很有趣,或可作为理解日本文化与日人心态之一途。
Tips:^_^,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可以通过Email分享给朋友,或将喜欢的图片发布到微博…我们相信,分享是一种美德